|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213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投資理財] 巴菲特投资比亚迪的故事

[複製鏈接]

32

主題

1

好友

111

積分

小學生

Rank: 2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4-5-24 22:27
  • 簽到天數: 12 天

    [LV.3]偶爾看看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339
    威望
    111
    主題
    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於 2024-5-10 15:28:0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截至2023年10月31日,据港交所文件,2023年10月25日,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以平均价每股245.86港元的价格完成出售82.05万比亚迪H股(01211.HK),持股比例从8.05%降至7.98%。

    很多人对巴菲特投资比亚迪的故事都比较感兴趣,我也是其中一个,于是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在此跟读者朋友一起分享股神投资比亚迪的故事。

    每一个传奇都有一个陈词滥调的开头,巴菲特与比亚迪的渊源,始于2008年。 而这,将注定是个起于青萍,终于草莽的故事。

    01 风起于青萍,巴菲特与比亚迪的开局

    比亚迪在伯克希尔的投资清单里面是一个特例。

    2003年,巴菲特的搭档芒格结识了一个华裔投资人,名叫李录。5年后的2008年,李录向芒格推荐了比亚迪。根据业内传说,芒格和巴菲特合作五十多年,总共向巴菲特打过三个推荐电话,其中第三个就是投资比亚迪。

    芒格这么形容比亚迪的王传福:“他简直就是爱迪生和韦尔奇的混合体;他可以像爱迪生那样解决技术问题,同时又可以像韦尔奇那样解决企业管理上的问题。”

    后面便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听故事环节。

    巴菲特委托下属子公司的董事长David Sokol飞到中国考察比亚迪。王传福带着David Sokol参观工厂,David Sokol对蓄电池电解液的安全性表示了下疑问,王传福当即倒了一杯电解液,当着David Sokol的面一饮而尽,咂咂嘴皱巴着脸说,味道不咋好,但还ok。David Sokol当场就被镇住了,回去向巴菲特大力推荐,说你必须见见这个人( This guy's amazing. You want to meet him .)

    巴菲特最后还是见了王传福,并且在2008年9月份,投资2.3亿美元买下了比亚迪10%的股权,共2.25亿股。

    2008年这一年,对巴菲特而言,还有一件大事。他以620亿美元的个人资产,荣登世界首富。历史上,巴菲特对科技股一向是敬而远之的。投资比亚迪,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巴菲特从来都是巴菲特。但巴菲特也是个人。2.3亿美元对我们绝大部分人来说,是个一辈子都要仰视的数字。可对于巴菲特,就像我们跟老友街边扎啤烤串,微醺之后为搏老友开心,花10块钱买几张福利彩票,赚到当然好,亏了也无伤大雅。

    02 值得品读的投资理念

    曾在无意间看到过一篇文章《封神的巴菲特,有可能是近代最成功的骗子!》,关于巴菲特的争议确实一直很多,有些还相当有道理。但无论如何,跟在办公室挂“知行合一”,言必称心学的妖艳投资人不同,巴菲特的投资理论一直都是一以贯之,并且亲力亲为,言行一致的。

    作为价值投资的旗手,从实操的角度来讲,其投资理念的核心是自由现金流。

    巴菲特在2007年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表示,伯克希尔公司致力于寻找的投资项目,是那种在稳定行业中具有长期竞争优势的企业。如果这些企业具备迅速成长性当然更好,可是如果没有这种成长性,只要能够产生可观的自由现金流,也是非常值得的,因为伯克希尔可以把从中获得的自由现金流重新投入在其他领域。

    他还总结说,真正伟大的生意,不但可以从有形资产中得到回报,而且在其任何持续期内,不用拿出收益的很大一部分再投资就能维持其原有的回报率。在他眼里,糟糕的公司是那种不但利息收入令人失望,并且要不断掏钱才能维持这种少得可怜的回报。最后,巴菲特认为,当上市公司的管理层找不到高收益率的投资项目时,就应该把利润通过分红和回购的方式回报股东。

    按照科普兰教授(1990)给出的公式:

    自由现金流量 = 息税前利润 - 税款 +折旧和摊销- 营运资本变动- 资本支出

    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发现,税款这一项算是外生变量,通常由政策决定,可以排除。息税前利润和营运资本变动这跟具体行业以及公司相关,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真正具有实际影响力的是两个指标,折旧摊销和资本支出。

    要想做到较高的自由现金流,就需要折旧摊销尽可能的高,而资本支出尽可能的少。折旧摊销当然不是凭空出现的,高的折旧摊销的前提是前期大量的资本支出。高折旧摊销低资本开支,这代表行业资本开支的高峰期已过,目前处于成熟期,甚至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萎缩处于衰退期了。

    所以巴菲特选的公司,从来都不是从0到1的初创企业,连从1到10的都不行。

    问题就在于,行业处于成熟期,往往意味着成长机会不大,竞争格局容易恶化,从业企业利润可能会处在下坡路。巴菲特就提出了一个护城河概念,寻找那些息税前利润长期稳定的企业。这个护城河,你可以理解成垄断的高情商说法。这种垄断,可能来自于自然资源的独占,某种特许经营权,或者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等等。

    如果我们总结一下巴菲特的自由现金流选股思路。本质上就是追求一种近乎垄断的商业模式,当这种商业模式已经确定形成垄断,前期资本开支高峰期已过,现金流最终可预期的稳定形成的时候买入。

    从资本保值增值的角度上看,这是一套完美且逻辑上完全自洽的投资理论。出生于1930年,现年92岁的巴菲特用自己的历史业绩,证明这套理论的有效性。

    这个自由现金流选股框架,可以解释巴菲特很大一部分的投资决策。

    案例① 苹果才是体现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的真正标的。

    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于2011年10月逝世。我当时非常天真的以为,这个消费电子历史上伟大的创新者的离世,带来的将是苹果的没落,公司将会不可避免的陷入平庸,股价也将见顶。

    事实证明,苹果确实在一步步的走向平庸,净利润的总规模也没有怎么上台阶,但是苹果的股价自2011年以来,最高翻了接近20倍。这个涨幅,最优秀的成长股也不过如此了。

    果然,悲观者往往正确,但世界是属于乐观者的。巴菲特选择的入场时间是2016年,从2016到2018年,巴菲特总共投入了360亿美元买入苹果,截至目前,加上分红和变现,巴菲特在苹果上至少盈利了1000亿美元。

    2011年以后苹果发生了什么?


    图1-苹果2006~2021年主要指标

    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苹果的资本开支下滑了。2011年苹果的资本开支跟折旧摊销的比值还有4倍,进入库克时代之后,这个数值就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崩掉了,到现在还不到1,这表明苹果现有的资本开支还不够维持正常的简单再生产的水平。

    与资本开支不断缩水相对应的是,苹果对股东越来越慷慨。在乔布斯时代,苹果既没有分红,也没有回购。库克时代的苹果,既有分红又有回购。自2013年以来,苹果用来回购的资金与净利润相差无几,部分年份甚至回购金额要超过自由现金流。

    案例② 投资西方石油公司。

    巴菲特拿到了美国监管部门的许可,可以收购西方石油公司最多50%的股权,从而向着全盘控股西方石油公司走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市场一般把这个新闻解读为巴菲特押注美国经济长期通胀,认为原油价格长期处于高位。这么解释有他的道理,但并不能解释巴菲特为什么摆出了一副要将西方石油公司一口吞下的姿态。

    如果我们从自由现金流的角度来解释,这个逻辑就顺了。电动车取代燃油车已经成为社会共识,而汽车占到石油下游需求的一半以上,这意味着中长期维度上,对石油的需求是下滑的。在这种预期下,当前的传统化石能源公司最合理的选择就是不再新增加资本开支,只维持现有的产能。

    核心在于,电动车取代燃油车是个大趋势,但时间却很漫长。以新能源推广最为激进的中国为例,中国现有机动车保有量4亿,哪怕新能源渗透率超过60%,每年200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计算,也需要大概20年才能完成全部替换,更不用说渗透率目前还是个位数的美国了。

    当石油企业不再进行资本开支竞赛,长期看价格也不会出现大幅度的下滑,现在的西方石油公司,就相当于一个行走的印钞机。


    图2-西方石油公司分年度现金流及资本开支指标

    从财务指标上看,西方石油公司最近几年的资本开支已经降到了折旧摊销的30%左右,还达不到维持简单再生产的水准,相对应的自由现金流水平则大幅提升。与其他石油公司相比,西方石油公司拥有美国成本最低的油田,并且公司还与巴菲特有多年合作的历史,知根知底的巴菲特选择并购西方石油公司是一个非常合理的投资决策。

    03 终于草莽——巴菲特为什么要减持比亚迪?

    比亚迪一直都不在巴菲特的投资清单中。现在减持,当然也算不上出乎意料。从比亚迪当前的市场表现看,基本面显然并不能成为减持的理由。


    巴菲特自2008年持有比亚迪以来,比亚迪也是起起落落。2010年比亚迪年销量首次突破50万辆,随后的10年,就一直在50万辆这个台阶上踟蹰不前,“比三万”的外号也就是那个时候来的。直到2021年比亚迪才借助新能源汽车的放量,将销量一举提升到70万辆。目前在手订单70万辆,产能即销量,预计年底就能达到单月25万辆的历史最高水平。


    图3-分季度比亚迪和特斯拉交付量比较

    而且2022Q2,比亚迪更是超过特斯拉,登顶世界新能源汽车销冠。销量的提升也必将带来盈利状况的改善,假以时日,当市场份额稳固之后,比亚迪未必然不符合巴菲特自由现金流的投资理念。

    比亚迪当前估值虽然不低,但也并不算过分。按照稳态盈利情况下每年300万辆、5000亿收入,10%销售净利率来算,现在的市盈率只有15倍。何况还有海外的收入预期,以及将来在智能化上可能会实现的突破这些潜在期权,这个市值比亚迪还谈不上高估。

    那会不会是巴菲特错了?如果我是一个绿油油的新韭菜,可能我就这么想了。可惜我不是。

    巴菲特其实一直是在自己的能力圈内投资,他极少去投资科技股。比亚迪从本质上属于科技股。既然不在巴菲特考虑的范围内,那错过也不能算是个问题。就像我们从来不去为错过跟女明星的姻缘而感到懊悔,因为这根本就不在我们能考虑的范围内。


    巴菲特买入比亚迪,一开始的出发点可能确实拗不过老友的面子。但巴菲特对比亚迪这家公司,对王传福这个创业者始终表现出了充分的尊重。2008年以后每年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一直都为比亚迪站台。在2020年4月,因为加州疫情,巴菲特晒出了自己的比亚迪口罩:“我的目标是长命百岁",并且手写了”比亚迪口罩更是祝我一臂之力“。真的是掩饰不住对比亚迪的欣赏。

    如果没有别的问题,我相信巴菲特会把比亚迪放在自己遗产清单里的。

    承平日久,大家已经忘了汽车行业也曾经是个贸易保护主义泛滥的领域了。

    汽车制造业对于欧洲日本来说,是维持其经济社会地位的基础。汽车行业占到这些国家制造业的三分之一,GDP的10%。不仅仅如此,汽车制造业不仅仅是简单的造一辆车,他拉动了从上游的钢铁有色冶炼,基础化工、石油化工,到中游的机床,机械设备,以及下游的商贸零售、售后服务等各个行业。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汽车行业就像一个生态链系统,保住了汽车就保住了制造业。举个例子,中国的机床行业一直被诟病,核心原因就是燃油车时代中国汽车行业落后,没能从根本上带起来一套自己的产业链,要知道汽车行业占到机床行业下游需求的40%,而这个行业鲜有中国机床的身影。

    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和技术创新积累,中国新能源汽车像光伏一样,卷出了自己的全产业链,并且一定将会以绝对的优势吊打全世界。

    我们都看到了这个趋势,欧洲和日本当然也看得到。

    这么说吧,如果欧洲和日本错过了新能源汽车,再过二十年,我们对欧洲日本的印象就会是个像三亚一样的旅游目的地了。


    当年日本汽车在美国攻城略地的时候,面临了巨大的压力。 上图是1982年底特律美国汽车工会组织的抵制日本车的集会现场,两名美国人在砸一辆日本车。

    写在最后

    前辈的高度我们普通人可能永远不可触及,但是借鉴一些优秀的投资理念,总是可以稍微拓宽一下我们的眼界,同时也尽可能让自己的思考得到一些沉淀,欢迎评论交流。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按這成為會員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5-1-13 17:55 , Processed in 0.01908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