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思論壇
標題: 秦始皇陵早被发现,为何迟迟不开挖?02年专家用核磁扫描解开疑惑 [打印本頁]
作者: zhaodan0211 時間: 2022-4-28 11:26
標題: 秦始皇陵早被发现,为何迟迟不开挖?02年专家用核磁扫描解开疑惑
1974年,陕西骊山北麓的农民正在挖掘一口井。然而,他们却在挖掘的过程中突然碰到了一个空穴,接着他们又挖出了一个陶俑的头。
农民们都很害怕,他们以为自己惊扰了地下的鬼神,不断祈祷神灵保佑自己。同时,他们又半信半疑地将这些作为文物上交给了当地的文物管理者。为了表扬农民们上交文物的行为,文物局给每个农民奖励了一辆新的自行车。
之后,考古学家开始挖掘、抢救和补修文物,一直工作到今天。而从那一天起,被农民发现的秦始皇兵马俑的消息传遍世界。
一、生前营造,巨大的陵园工程骊山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除了女娲传说和骊山老母之外,还是许多帝王故事的发生地。在骊山,曾经有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有唐玄宗“秀恩爱”的华清池,有蒋介石被活捉的“兵谏亭”,更有空前绝后的秦始皇陵……
公元前259年,邯郸城诞生了一个长相普通的男婴,他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在西方国家眼里,他就是“东方的拿破仑”。13岁那年,秦始皇继承了秦国国君的王位。同年,秦始皇的陵园工程开始动工。
32岁,他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礼,从此正式登基,“亲理朝政”。39岁,秦始皇打败了崤山之东的最后一个诸侯国,并俘虏了齐王,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接着,他又颁发了一系列有利于国家统一的法令和措施,逐步巩固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政权。
50岁,他在携带少子胡亥(后来的秦二世)外出游玩的途中,病逝于“沙丘平台”(河北省巨鹿县),也因此结束他叱咤风云的政治生涯。
家喻户晓的秦始皇陵墓,就坐落在骊山北麓的一座山丘之下。1974年,考古学家一开始认为,秦始皇陵只是当初被挖开的一个坟头(封土堆)和地宫。
但是,历经几十年的挖掘之后,人们发现,秦始皇陵是一个巨大的墓葬群,在四个方向都有不同的古墓群,如寝殿礼仪建筑、军队、战车等。
在整个封土外围,还有两道长达10千米的内城垣和外城垣。在封土周围以及东、西、南、北侧,分别分布着几百座地下陪葬坑。
在司马迁的《秦始皇本纪》中,秦始皇陵“坟高五十余丈”,按照当时一丈2米多为计算,秦始皇陵的坟头高达115米。
1961年,当地对秦始皇陵的坟头进行了重新测量,高度为43米。1982年,专家在部队技术兵的协助下,对秦始皇陵的封土再次进行了测量,结果是55.05米。后来,航空测量的数据结果也与此相近。
历经两千多年,无数次风吹雨打,数次高达8级的地震,秦始皇陵封土堆的高度也只是比原来下降了一半多。封土底部是长方形,东西宽485米,南北长515米,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
在先秦时期,诸侯国君王生前修建陵园蔚然成风。如赵肃侯15岁就开始建筑“寿陵”了,平山县中山国王陵墓也是生前营造的。
而秦始皇的陵园,从他13岁一直修建到50岁去世都还没有完工,在他去世后秦二世登基的第二年,才基本完工,前后历时38年之久。
根据史书记载,秦始皇的陵园工程,可以分为前后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秦朝统一之前,这一阶段为期26年,主要展开陵园的设计和主体工程的施工,并初步奠定了陵园的规模和基本布局。
第二阶段是在统一全国至其后的9年,此阶段为陵园的大规模修建期。《史记》记载,“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即短短9年,光修建陵园就征用了工匠及奴隶70多万,并基本完成了陵园的主体建筑部分。
第三阶段是陵园的收尾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从事陵园封土和收尾工作,秦始皇陵园的封土是一个正方形土锥,因此被美国人称为“黄土金字塔”。
然而,到了这里,整个陵园仍未完全竣工。因为,当年爆发了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的起义军中,有一个叫“周文”的将领,率领起义军一路攻打到了习水(现在陕西省新丰镇)附近,这距离秦始皇陵的建筑工地也很近。
起义军逼近,威胁咸阳。秦二世才刚刚上位不久,缺乏战争经验,只好以“为之奈何”向群臣发问。群臣当中,有一个叫“章邯”的人建议:“盗已至,众疆,今发兵近县不及矣,骊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
章邯的意思是,既然“贼寇”已经到来,我方的军队都在边疆戍守,现在发兵到习水附近已经来不及,而骊山奴隶众多,不如赦免了他们,并直接率领他们回击周文起义军。
秦二世拍手叫好,立即任命章邯为将领,让他率领修陵大军回击周文的军队。至此,战端四起,尚未完全竣工的陵园工程不得不仓促中止。
二、秦兵马俑,揭皇帝陵园一角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之前,有关秦始皇陵的记载和推测都只能停留在纸面上或史书里。一直到了1974年,陕西骊山北麓的农民一锹惊醒了沉睡的兵马俑。
这一惊人的发现,也揭开了秦始皇皇帝陵园的一角。呈现“品”字型排列的三个兵马俑,总面积就达到了2万多平方米。然而,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俑坑。
已经出土各种兵器几万件,与真人真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马7000多件,战车一百多辆。排列整齐的兵马俑,仿佛正在等待检阅,波澜壮阔。
秦人尚武,可见一斑。真人一般的兵俑,身高一般都在一米八左右,个个魁梧威猛,留着八字胡须,表情冷峻。史书《六韬》记载了秦汉征选骑兵的标准“长七尺五寸以上。”
“七尺五寸”相当于今天的一米七三以上。不仅如此,骑士还需要高大健壮、擅长骑射、身手敏捷、四十岁以下,可见征选骑兵之严格。
在一号俑坑,有由射手、步兵和战车组成的气势磅礴的长方形士兵阵,让人惊心动魄。三排弓弩手组成军阵前锋,左右两边的武土形成侧翼,尾端一列武士担任后卫。中间步兵则与战车插空,排成38列,是秦军的主攻力量。
当时,战车非常具有攻击力,也是较为先进的武器装备,符合兵家“强弩在前,锁戈在后”、“材士强弩,翼吾左右”的布阵原则。
俑坑之中,有三排204名免盔束发、身着战袍的兵俑。考古学家认为,这些不着头盔、不挂甲片的兵俑,很有可能是秦军的“陷队之士”,即现在所说的“敢死队”。他们冲锋陷阵,配合主力攻击,战斗意志极为恐怖,令敌人闻风丧胆。
面对有军功之人,秦国的奖励也颇为丰厚,把军爵分为二十等级,按斩获敌人首级的数量晋爵。伙食的标准也会因为爵位的高低而有所不同。如果士兵战死,家人继承并享受爵位,名利双收。
在制造兵器方面,秦国已经按照标准制造,《秦律十八种》要求:“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广夹(狭)亦必等。”而兵俑手中配备的实战武器——青铜剑,亦是如此。
俑坑中出土的兵器,有被深埋了两千多年的青铜剑。青铜剑刚出土时,亮丽如新。考古学家分析之后发现,青铜剑表面有铬盐氧化层,可以防止腐蚀、而且耐热。在西方,这种保护技术一直到了20世纪中叶才有。
开挖后的二十多年以来,秦始皇陵园考古发现接连不断。秦始皇陵俨然一座精致而华丽的地下宫殿,不但有军队和马展,还有帝国政府不同的办公区域。
在秦始皇陵东侧,有100多座马展陪葬坑,17座陪葬墓。在西侧,还有61座小墓坑,31座珍禽异兽陪葬墓以及1座曲尺形马展陪葬坑。
然而,秦始皇陵周围的陪葬群开挖了这么久,为何迟迟不开挖封土下的的地宫?其实是出于保护文物的考虑。
三、核磁共振,探索新考古技术2000年以前,我国文物考古勘探主要利用“洛阳铲方法”。所谓的“洛阳铲方法”,实质上是一种“打孔”的方法,可用于了解了解地层、土质情况,常见于地质勘探活动。
该方法尽管判断地下文物的类别准确、误差小,但是效率低、成本高,而且容易损毁文物,所抵达的深度也非常有限。如果碰到石块、地下水、砂砾层等,也无法穿越。
作为古代帝王的陵墓遗迹,我国一直主张以保护为主。如果出土的文物不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也会限制挖掘工程。以兵马俑为例,我们现在看到的兵马俑是土色的或灰色的,使得很多人以为那就是兵马俑原来的样子。
其实不是的,兵马俑刚出土时是彩色的,主要以朱砂、天蓝、紫色等颜色为主,高级的军俑还有黑色。然而,出土之后因为长期与空气接触,兵马俑表面的彩漆迅速变干脱落。
2002年6月,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司“863”专家组在“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主题下,设立了“考古遥感与地球物理综合探测技术”的研究课题。
该研究与中国煤炭地质总局航测遥感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合作,并以“秦始皇陵”为总目标,研究探索我国考古新技术——核磁共振法。
核磁共振法是现代世界的高新技术,可以对陵墓进行无损探查,也是目前唯一直接探查地下的新方法。
如果我们放一种特制工具,对地下的氢核(质子)进行激发,就会使得氢核的能级产生跃迁,即产生核磁共振。
“863”计划中“考古遥感与地球物理综合探测技术”的研究,任务之一是直接探测秦始皇陵封土堆下的地宫,距离地面多深,是否含水,含水多厚,防渗墙是否在起作用,是否进水,等等。
同时,这也是我国成立以来对秦始皇陵墓投放资金最多、技术水平最高的一次考古勘察工作。
研究从2002年9月一直进行到了2003年9月,为期一年,终于取得了预期成果。研究表明,秦始皇陵地宫在海拔440-480米的深处。
封土堆上的4个探测点下方,有两个含水层,两个含水层分别位于海拔480-490米和海拔440米以下,而海拔440-480米确实无水区。
地宫的防渗墙仍在起作用。探测表明,地宫的四周存在着厚厚的夯土墙。这些夯土墙宽约15米,高约30余米。东西长约145米,南北宽约125米。
地宫没有进水。专家们发现了地宫内部有一个复杂的排水系统。这是一个U形的通道组成,东边长778米,西边长186米。
这样修建是为了阻止水流入坟墓深处。这一结果也可能会验证司马迁在《史记》里说的“穿三泉”,即修建秦始皇陵地宫时有排水渠,而且两千年来排水渠的阻水效果仍然存在。
核磁共振法,再配合弹性波法、放射性法、地温法等其他方法,其探测结果为推断地宫的完好性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这也是世界上核磁共振技术首次运用于考古界。
我国专家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外同行的高度重视,同时我国的“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等多家媒体都做了报道。
结语自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驾崩于“沙丘平台”之后,后世对其的评价一直不绝于耳。或曰暴君,或曰祖龙,明人李贽说他是“千古一帝”……
秦始皇结束四方战乱,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百代都行秦政法”。只可惜,秦始皇只是在形式上完成了大一统,赋税和徭役压得百姓喘不过气来。如此劳民伤财,分崩离析是必然。但他为汉朝的崛起探明了方向,至汉武帝,才真正奠定中华民族的格局。
目前,针对秦始皇留下的陵墓遗迹,还不能用传统的方法挖掘。因此,秦陵地宫重现于世,只能留给未来。
作者: mahao999 時間: 2022-4-28 11:55
一号坑出土的兵马俑都变成泥人了。听讲,又挖二号坑了,有把握不?
作者: simon8425 時間: 2022-4-28 13:46
实战武器——青铜剑
作者: 影孤清 時間: 2022-5-25 01:41
脱了衣服我是禽兽,穿上衣服我是衣冠禽兽!
作者: gaofeng123 時間: 2022-5-25 12:29
一号坑出土的兵马俑都变成泥人了。听讲,又挖二号坑了,有把握不?
作者: yingguqing 時間: 2022-7-1 01:33
解释就系掩饰,掩饰等于无出色,无出色不如回家休息!
作者: nightperfume 時間: 2022-7-1 15:53
不知道现在挖没挖又
作者: 猪头牛肉干 時間: 2022-7-3 12:23
兵马俑真的是人类的一大奇迹
作者: mengxiang2008 時間: 2022-8-26 09:43
路过 打个酱油
作者: mdcd11 時間: 2022-9-20 08:20
一号坑出土的兵马俑都变成泥人了。听讲,又挖二号坑了,有把握不?
作者: jk02517700 時間: 2022-9-20 09:05
又来涨知识了
作者: jk02517700 時間: 2022-9-20 09:05
又来涨知识了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108.170.5.98:8080/)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