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4217609 發表於 2021-11-27 14:51:37

探访国民党中央军人监狱

建于1930年的“中央军人监狱”,又名“军政部军人监狱”、“中央海陆空军人监狱”,坐落在南京江东门外,当年隶属国民政府军政部管辖,曾经囚禁过陶铸、曹瑛、惠浴宇、刘顺元、王鹤寿、刘宁一等大批共产党人,恽代英就是在这监狱里的刑场上遇害的。http://img0.dili360.com/ga/M00/03/1F/wKgBzFQ3u5CAXTe3AAMLpZOJnrU176.jpg@!rw9
在入口处挂有2009年南京市政府颁发的“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的石刻牌。

这是现在唯一被保留下来的民国时期南京“四大监狱”之一。其它三座分别为位于老虎桥的首都监狱、位于晓庄的首都反省院、位于宁海路的宁海路看守所,均已不复存在。http://img0.dili360.com/ga/M01/03/1F/wKgBy1Q3u5WAM1v2AAQEsKYJKrM900.jpg@!rw9
这是我从东边的一栋宿舍楼上向西俯拍的,可以看到完整的东大监房(对称的位置现在还有一栋西大监房)。东、西大监房中间原来是“犯人”放风的场地,现在已经不存在了,而那个位置,就是现在照片上看到的彩钢屋顶的建筑(就是这东大监西边的建筑),即后来插建的礼堂。

当年的监狱坐北朝南,平面呈正方形,长宽各约200米,四周筑有高达6.7米的围墙,围墙上设电网,围墙外挖有深沟,围墙内四角筑有岗楼,由荷枪实弹的军人24小时看守。监狱内分东、西、南、中四大监房。现在仅存有东、西大监房和监狱长办公楼3幢建筑。http://img0.dili360.com/ga/M02/03/1F/wKgBzFQ3u5CAXHnQAAH4lVLDaoo322.jpg@!rw9
这是现在东大监房里面的景况:阴暗潮湿,墙皮脱落,空空荡荡,中间是通道,两边是监舍,共24间。

http://img0.dili360.com/ga/M01/03/1F/wKgBy1Q3u5GAD1PkAAKEZPF5log165.jpg@!rw9
从图片中可以看出,监房均为砖木结构,现在部分屋顶已经破损。

据记载,在南京沦陷期间,中央军人监狱被日军烧毁;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在原址又重新建造。http://img0.dili360.com/ga/M00/03/1F/wKgBy1Q3u5CAXV5pAAIn6ZFcrkE327.jpg@!rw9
往上看,监房里高筑的小窗户,可以想象,当年全靠它来采光和换气。而如今看着它,好像穿越时光,给人毛骨悚然的感觉。

http://img0.dili360.com/ga/M02/03/1F/wKgBzFQ3u5GAIQ0eAAJ9ZvuQXRI587.jpg@!rw9
在完全现场光的情况下,旁轴M9用起来非常得心应手,可以将画面原汁原味地记录在35mm/f 2.0的定焦镜头里。当然,脚架这时是必须的。而如果使用闪灯或专门布置灯光去拍摄,可能会破坏图片的现场感和历史感。

http://img0.dili360.com/ga/M01/03/1F/wKgBzFQ3u5GAMdi7AAMljBW9tsc776.jpg@!rw9
令我吃惊的是,每间监舍门上方的编号标牌,全部保留完好——虽然已经严重锈蚀。

http://img0.dili360.com/ga/M02/03/1F/wKgBy1Q3u5GAXV1MAAIm-qwfwb8124.jpg@!rw9
监舍里面大约10平米,当年没有床,是地铺:圆木搭建龙骨,悬空铺设木地板。由此可以想象,当年监舍里人是如何白天席地而坐、晚上通铺就寝的。

http://img0.dili360.com/ga/M00/03/1F/wKgBy1Q3u5WARYqwAAJk97z9wb8168.jpg@!rw9
红砖砌墙,木条抹石灰的天花板蓬顶,门上和窗上有铁栏杆,看起来不是十分坚固。

我曾经拍摄过青岛的“欧人监狱” (http://www.dili360.com/article/p5411516762cad11.htm),那是114年前德国人建的,那监狱真是结实。http://img0.dili360.com/ga/M00/03/1F/wKgBzFQ3u5WATZOxAAK_mdaJq_Q887.jpg@!rw9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里曾经是部队的宿舍,因此得到了保护。虽然现在已经全部搬走了,但是还能看到居住过的痕迹。空闲时间长了,这屋里还长出来小树呢。

http://img0.dili360.com/ga/M02/03/1F/wKgBy1Q3u5aAe702AAKL8FNKuas434.jpg@!rw9
这是站在东大监房的东北角向南拍摄的照片。这堵墙是东、西两大监房中间的礼堂装饰墙,上面有现今的凸字标语,主要是为了遮挡两栋监狱的北山墙。

http://img0.dili360.com/ga/M00/03/1F/wKgBy1Q3u5aAaMBwAASe6F57x7Y634.jpg@!rw9
这是西大监房,它和上面的东大监房对称而建。它的后面就是后来插建的礼堂,礼堂的东边就是东大监房。

http://img0.dili360.com/ga/M01/03/1F/wKgBzFQ3u5WAInnNAANVBEW-CC8101.jpg@!rw9
东、西两大监房的中间夹盖了礼堂,我钻进夹道里拍下了这张照片。右边是礼堂的边墙,左边是西大监房。

http://img0.dili360.com/ga/M02/03/1F/wKgBzFQ3u5eAaoBYAAQoPC-UbZ0663.jpg@!rw9
这是我在礼堂二层的东头由西北向东南拍摄的东大监房的局部。个别屋檐护板脱落,有的瓦片缺损。

http://img0.dili360.com/ga/M02/03/1F/wKgBzFQ3u5aAcmpBAAST9VoTb98524.jpg@!rw9
这是东大监房的南山墙。

http://img0.dili360.com/ga/M01/03/1F/wKgBzFQ3u5aAG2bPAAOmMIIgzbE239.jpg@!rw9
西大监房的南山墙。

http://img0.dili360.com/ga/M00/03/1F/wKgBzFQ3u5aAQkvdAARjK9hqnMw029.jpg@!rw9
照片左边黄色的二层楼是当年“监狱长办公楼”,26岁获法学学士的胡逸民是这里的第一任监狱长。这是一位国民党元老级的传奇人物:他是孙中山临终遗嘱的见证人和守灵者;他曾两次救过蒋介石,却又三次被蒋介石关进监狱;他帮助过方志敏,还帮助宋庆龄到他的监狱看望被关押的邓演达;这名沾满共产党人鲜血的恶魔,却在除夕将300名政治犯放出去“洗澡”,结果全部逃跑……改革开放后的1981年,他从香港返回浙江永康的故乡定居,1986年逝世,享年96岁。

http://img0.dili360.com/ga/M01/03/1F/wKgBy1Q3u5eAFObfAAD7i9nPMMQ566.jpg@!rw9
这是“监狱长办公楼”的二层,现在是筒子楼的宿舍。不知道当年胡逸民在哪个房间。

http://img0.dili360.com/ga/M02/03/1F/wKgBy1Q3u5eALYO2AANXE6nuZ9A833.jpg@!rw9
这是恽代英烈士殉难处,位于监狱北面50米左右,原来这里是监狱的刑场。1985年8月,在恽代英烈士诞辰90周年之际,南京市政府建立起一座占地180平米的圆形纪念坛;1986年4月29日,在恽代英牺牲55周年之时,又在碑坛之上竖立了这尊高1.25米的汉白玉雕像。

在这“刑场”的东边,原来有一座水牢,水深及腰,四周及头顶均为铁栅栏,“犯人”几天下来便皮肤溃烂……http://img0.dili360.com/ga/M00/03/1F/wKgBy1Q3u5eAbrhrAAKlVHFcivs859.jpg@!rw9
这石碑背面刻下了一段文字:“恽代英(1895-1931),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1982年8月南京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因军队营区不能对外开放参观,故政府在营区大门外立指示碑牌,便于游客参观瞻仰。”

即将离开这里,面对这80多年前的旧址,不禁有些感慨,那段历史,随着时间已经渐渐地远去:“历史”与“时间”好像是一对孪生兄弟,他们一同向前走着,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无论是“英雄”还是“人民”;“历史”与“时间”好像是一对孪生兄弟,他们一同向前走着,谁也不能阻挡和倒流,无论留下的是“文物”还是“故事”都将成为智慧的回音。我仿佛听到这上空回荡着洪亮的话音:中国梦是两岸共同的梦,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两岸同胞要相互扶持,不分党派,不分宗教,不分地域,都参与到民族复兴的进程中来,让我们共同的中国梦早日成真。

happynewyear888 發表於 2021-12-11 13:06:20

气势磅礴

bjmm006 發表於 2021-12-11 21:28:18

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wxxb508 發表於 2021-12-14 10:39:03

那段历史,随着时间已经渐渐地远去

byzxj002 發表於 2022-6-27 19:34:51

图挂了,

独歌影子 發表於 2022-7-9 23:29:14

历史不能忘记

發表於 1970-1-1 08:00:00

發表於 1970-1-1 08:00:00

發表於 1970-1-1 08:00:00

Hmz123456@ 發表於 2023-7-25 03:10:22

资源先收藏了
頁: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探访国民党中央军人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