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jin19921 發表於 2016-12-26 08:37:23

【法国】科尔马,浪漫的德法混血儿



科尔马(Colamr)是法国东北部阿尔萨斯地区的一个小镇,如果你看过动画片《哈尔的移动城堡》那一定不会陌生,因为影片中小镇的原型就是法国的科尔马,当年宫崎骏为了拍摄这部影片,专程来到法国东部进行了为期十二天的取材之旅。彩色的木筋房,古老的吊桥与运河,围栏上开满灿烂的鲜花,第一次看到科尔马的照片时我就被这浓郁的色彩深深吸引了。


​    一直对这种彩色的房子情有独钟,而有水的地方总是多了些灵性,像意大利的威尼斯、五渔村,比利时的布鲁日,阿姆斯特丹的运河,总有一种魔力牵引着我的脚步,早晚都要在心愿清单上画个勾。与传统的法国小镇不同,科尔马城市的精髓要属那些建造于17、18世纪的木筋房,一桩桩略显歪扭的房子,一根根横七竖八的木头支架,将这些彩色的房屋完美的揉合在一起,恍惚间让人仿佛置身德国的某个小镇。如果你了解阿尔萨斯的历史,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里处处充满了浓郁的德国风情,无论是具有典型中南德特色的木筋房,还是那华丽尖顶的歌特式教堂,都打着浓浓的德式标签。


​    在17世纪之前,阿尔萨斯地区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以德语为主,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范围包括了今天的德国全境和周边一些国家地区。在欧洲著名的三十年战争后,阿尔萨斯实际归属于法国的统治之下,直到1870至1871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后,阿尔萨斯再次属于获胜方普鲁士。一战后,德国战败,阿尔萨斯正式归属于法国。二战初期,纳粹德国再次占领这里。随着德国二战的战败,阿尔萨斯再度回归法国的怀抱,并形成了今天两国以莱茵河为界的版图。科尔马,一个阿尔萨斯的小镇,也就随着国家的归属17次不断更改着自己的属性。


​    不知道现在的小学课本里是否还有都德的《最后一课》,文章描写了普法战争后德国战败,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普鲁士占领后禁止教法语改教德语,一个法国孩子在最后一堂法语课悲泣的故事。尽管历史是如此的残酷与凄凉,可也正因这属权的交错才造就了今天科尔马与众不同的气质,一个拥有德国躯干法国心脏的孩子,注定是独特的。
  
这样的小镇是一定要住下来的,当华灯初上游客们渐渐离开,或清晨伴着露水阳光升起的时候,没有熙熙攘攘与喧闹,如同卸妆后的素颜美女,才是科尔马最真实也是最美的样子。开始还拿着地图指引,可走几步才发现移步一景,边走边拍眼睛和手似乎都不够用,反正小镇中心也不算大,就跟着感觉走吧!


發表於 1970-1-1 08:00:00

cheong 發表於 2017-1-13 03:39:33

浪漫的德国風情

發表於 1970-1-1 08:00:00

甘草 發表於 2023-2-18 17:14:03

浪漫之都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法国】科尔马,浪漫的德法混血儿